第三章 铁兵
——记河北沧州东塑集团党委委员于桂亭,曾荣获1988年全国轻工业改革闯将; 1989年全国劳动模范;1999年河北省优秀企业家;2007年河北年度经济人物;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手;2008年中华慈善突出贡献人物奖;2013年河北优秀民营企业家、沧州市年度经济突出贡献奖、2019年全国优秀退役军人、2021年全国优秀共产党等。
我是一个“铁兵”
离家万里去当兵,
酷寒之地要适应。
大兴安岭密林处,
站岗放哨警卫营。
苦死累死都不怕,
首长慧眼给前程。
——题记
5.脚和袜子粘在一起,两条腿肿成白萝卜
“小于,累不累?”两个人坐在缓坡上,短暂休息,团长问。
“报告首长,不累。”于桂亭双脚一并,打了一个标准的敬礼。
“行了,行了,又不是在团部,坐下说话。不累是假的,怎么能不累呢?”
于桂亭累也不能闲着,一看首长坐下了,拿出毛巾,在溪流里打湿,让首长擦擦脸。
“小于,你知道我们为什么有马不骑,要走着去吗?”
“您是要锻炼我的毅力吗?”于桂亭老老实实地摇摇头。
“咱们在这密密的山林里修铁路,太不容易了。一会儿钻山洞,一会儿过沼泽地,一会儿过冰河,全靠战士们爬冰卧雪、没日没夜地干。他们吃着高粱米,嚼着没油水的干菜,开山炸路修桥,不光苦累,闹不好还得搭上命——每一公里铁路,就埋着一个战士的忠骨啊。你看这大草甸子,人走还很困难,他们却要在这里修路,你想得多难。咱们去的这测量队,是铁路线的排头兵,他们测到哪,铁路就到哪。可他们过的是什么日子呢?常年攀山崖,走峭壁,钻森林,每天不是滚得一身泥,就是摔得满身青紫,常年与野兽蚊虫为伍,他们过的就是野人的生活——日本人来大兴安岭好几次,都因为太艰苦待不下去撤走了,咱们的铁道兵,却是一待好几年,天天在这里风餐露宿……咱们待在机关里,不能养尊处优,不闻战士疾苦。我们要与战士们同甘共苦,他们能吃的苦,咱们也能吃,他们能受的累,咱们也能受,我们走着去,才真正表达对铁道兵战士的敬意。”
四野密林如网,刚劲挺拔的落叶松,四季常青的樟子松,高耸入云的云杉,亭亭玉立的白桦,织出了整个林区的莽莽苍苍,横无际涯……这里是荒无人烟的原始森林,这里是蚊虫叮咬的沼泽,一望无际的群山浩浩荡荡,绿浪拍天……我们成千上万的铁道兵战士隐没在这里,风餐露宿,战天斗地。
“铁道兵,铁道兵,修铁路,打先锋,斗志强,骨头硬,钻山沟,住帐篷,苦为乐,累为荣,流大汗,拼大命,不是伤,就是病,讲奉献,敢牺牲,为祖国,立奇功……”团长轻轻吟起了铁道兵战士编的顺口溜。
于桂亭心里升腾起热浪。他也到施工现场去过,他明白那些炸山凿隧道的军人,过的是怎样野人的生活。
“你知道咱们铁道兵为什么能把路修起来吗?”
“因为我们有一不怕苦、二不怕死的精神。”于桂亭双眼炯炯地说。
团长点点头,“一个人有这种精神,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。一个部队有这种精神,就没有打不胜的仗。”
“首长,我也要向他们学习,发扬一不怕苦、二不怕死的精神,累死不喊累,苦死不叫苦。”
血性这个词,正渗入青年于桂亭的血管中。
“小于,你的理想是什么?”
“我的理想就是做一个最好的警卫员。”
团长一听,哈哈笑了:“你说说,什么是最好的警卫员。”
“保护好首长的安全,照顾好首长的生活,坚决服从和执行首长命令,知道的不说,不知道的不问,眼勤、耳勤、手勤、脚勤……”于桂亭一气说下去。
“不错,小于子,你很有脑子。除了这些,我还要告诉你,你还要学会站在首长的高度思考问题,成为首长的眼睛、耳朵、手和脚……”
“是,首长,我记住了。”
“累死不喊累,苦死不叫苦”,这可不是说在嘴边上的一句话,他需要顽强的毅力和实实在在的咬牙坚持。
他们又出发了。
一步一步,他背着沉重的背包,用双脚丈量大兴安岭的山山水水,脚上起了泡,泡又磨出血水。
没人知道,他的双脚与鞋子粘连在一起,两条腿已经肿成白萝卜。
晚上,寝室里一片昏暗。
于桂亭一边按摩肿胀的双腿,一边沉思——他已经形成了习惯,每天睡前要把一天做过的事捋一遍,哪些做的对,哪些做的不合适,在心里做个总结。
这一次跟团长下基层,有一句话深入他的骨髓——当一个军人,就要一不怕苦、二不怕死。
他还明白了一个道理:当战士挥汗如雨的时候,领导骑着高头大马视察,产生的是距离而不是激励。作为一个领导,就是装,也要装出鼓舞人心的劲儿。
军队艰苦的训练,军人精神的灌输,像狼奶一样,流进了于桂亭的血液中。
6.首长,我明白了什么是尊重
团部得到指示,师部高参谋长要来视察。
师部距团部300公里,参谋长翻山越岭来一趟不容易。一看团长陈设的表情,于桂亭就明白了,这是一个很重大的接待任务。
“小于子,你去外边踅摸踅摸,看看能弄点野味不。”
“是,首长。”
于桂亭拎起枪就出去了。
秋风起,秋草黄,漫山遍野的红黄翠绿交错成一幅油画,地上则是半人高的龙须草、荆棵子。
于桂亭伏在草丛里,手起枪落,咣咣二声,两只野兔应声而倒。
老肥老肥的兔子,加起来足有三十多斤。
一锅热气腾腾的野兔肉,装了一脸盆。
参谋长是黑龙江人,叫高太珍,虎虎生威的东北汉子,浓眉细目,爱喝点小酒。团长拿出了一瓶红高粱,在团部办公室里开了小灶。
于桂亭摆设停当,给二人倒上酒,悄悄退出去。
看到热气腾腾冒着香气的一大盆野兔肉,参谋长问团长:“这是谁打的?”
“报告首长,是我的警卫员,于桂亭。他的枪法好,一枪打死一个,两枪打死俩。”团长有些得意地说。
“把他叫进来。”
于桂亭进来了,敬立一边。
参谋长:这野兔是你打的?
于:报告首长,是我打的。
参谋长:枪法不错。很好。这兔子是你打的,你先吃第一口。你的功劳最大,我们沾了你的光。
于:首长,我不能先吃,这是给您做的。
参谋长:这是命令,一定得吃。
团长:叫你吃你就吃吧。
于桂亭没辙了,拿起筷子,吃了第一口。
这不叫兔肉,这叫尊重啊。
于桂亭躺在寝室里,心里热烘烘的,首长的行为,让他深深感动。参谋长,是十三级,高干,他表现出的对下属的尊重,让于桂亭铭记一生。 作为首长,他可以不理你,不瞅你,或者支使你,命令你,享用东西而心安理得。但是参谋长没有,他懂得尊重人。他说,你打的野兔先吃第一口,不吃不行。
“先吃第一口”,也许是一件不值一提的小事,可是却让于桂亭感受到了被尊重的滋味。原来,受尊重是那么温暖的一件事,原来,受尊重是那么美好的一件事。
这件事,让桂亭又悟出了一个理:上级尊重下级,会让下级超级温暖。
那一口兔肉的滋味早忘了,可是这“第一口”的尊重却让他记忆了一辈子,并在以后运用到了管理中。
地址: 大连市甘井子区和硕园 38-3 号 ( 钻石湾滨海公园对面 )
电话:4001529100
Copyright © www.pengpengxiujiao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