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
当前位置
主页 > 新闻动态 > 足界新闻
梁寅与《足疾作》
作者:纪伟    发布时间:2022-02-07

 264(1).jpg

山上浮云坐卧看,茅衡十日步蹒跚。思仙不得飞腾术,愈觉人间行路难。

 

这首七言绝句是元末明初诗人梁寅创作的一首,是其晚年归乡后的作品。诗中大意说:因为有足疾,步履蹒跚地在简陋的茅屋里呆了十天,只能坐着或躺着看山上的浮云。想成为神仙又不知道飞腾的办法,更加觉得在人间行路的艰难。梁寅究竟得了什么足疾不得而知,但他在诗的最后一语双关,既是他身体上因足病行路困难,更是他人生从做官司到告老还乡的感慨。

梁寅(13031389年),字孟敬,新喻(今江西省新余市下村镇梁家村)人。梁寅7岁入私塾读书,17岁就开始办学馆,教授门徒。29岁时参加科考,结果落榜了。于是,他听了母亲的话,专心教书育人,偶尔写书。明太祖朱元璋平定四方后,诏征天下名儒编修礼乐,65岁的梁寅应征。当时朝廷将礼、律、制度分立三局,寅在礼局。由于议论精当,受到其他儒士的推崇。全书编成,朝廷赐予金银彩帛,授以官职。那个时候的梁寅真的有点力不从心了,就以自己年老有病辞谢,回到家乡,住在石门山,四方学士登门求学。纵观梁寅一生,除短期奉旨参与《大明集礼》和《元史》修纂,又应聘参与江西科考的“文衡”外,绝大部分时间留在梁家村讲经授课、教书育人,同时纂言钩玄、注经释典。在那个战乱的年代,梁寅既做到了“以儒为资”“持身弗辱”,又成就了一个著名文人、儒士和学者的事业,实现了桃李满园、著作等身、立德立言的夙愿,获得了“梁五经”“梁石门”的赞誉和美称。

梁寅晚年身体欠佳,在他的诗词中多次提到自己的病情,除了足病症,还有如“因病纵教废酒,非愁自懒题诗。”(《破阵子》)“卧病兼旬人事稀,草堂秋树挂晴晖。”“眼中百物嗟凋耗,多难谁知天地心”(《病起言怀》三首)等,直至1389以高龄去世。

生活在元末明初社会大变革时期的梁寅,一生都与儒学紧密相连,潜心学问,广交师友,参经制礼,传授知识,一生著述颇丰,有《礼书演义》《周礼考注》《周易参议》《春秋考议》《诗演义》《石门集》等。其中《周易参议》《诗演义》,收归《四库全书》经部内,其生平事迹被载入《明史》卷282《儒林传—梁寅传》,后世学者对其在经学、教育等方面的成就给予高度评价。

梁寅一生桃李满天下,其中最有名的是金幼孜、黄子澄和练子宁。金幼孜为大明良臣,历经惠帝、成祖、仁宗、宣宗四朝,官至礼部尚书、武英殿大学士,政绩颇著,且自处益谦,民间有幼孜“七日为君”的故事流传。黄子澄与练子宁皆是一代忠臣,因效忠建文帝朱允炆,刚烈不屈,而被篡位成功的明成祖朱棣惨杀。据史料记载,黄子澄建文帝时被任命为太常寺卿,。练子宁曾任吏部寺卿、御史大夫,以举贤荐能为己任,政声斐然。梁寅死后,他的弟子金幼孜不忘恩师的教诲,手书“夫子堂”匾额悬于石门书院,对应该匾,他又送来楹联一幅:近接朱程,继往开来,振起两朝人物;远宗孔孟,承先启后,维持百代斯文。学生黄子澄撰有“文宗堂”匾额并书写楹联:应聘承恩,一世声华昭日月;立言立礼,万年词典镇乾坤。清乾隆帝钦佩梁寅“学高为师、身正为范”的人品学识,钦题“文宗堂”匾额悬于书院,梁寅后人也将“石门书院”奉为“耕读传家”的圣地。

梁寅一生致力于教育,备受学生的尊重和推崇。明史记载,曾有邻县人向梁寅请教从政之道,梁寅告诉他说:“清、慎、勤,居官‘三字符’也。”那人又问“天德”“王道”的要点,梁寅又微笑着说:“言忠信,行笃敬,天德也;不伤财,不害民,王道也。”这人回来说:“梁子所言平常得很。”后来此人因言行不检点而身败名裂,这时才有所醒悟地对人说“:我不敢再去见石门先生。”尤其值得一提的是,梁寅诫官三字符后来成了传世名言,由江泽民、李鹏题词,李岚清作序,原国家教委组织编写的《中国传统道德》(普及本)就收录了梁寅诫官三字符的故事。

地址: 大连市甘井子区和硕园 38-3 号 ( 钻石湾滨海公园对面 )

电话:4001529100

Copyright © www.pengpengxiujiao.com

辽ICP备19006051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