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
当前位置
主页 > 新闻动态 > 足界新闻
安阳老城老浴池逸事
作者:赵洪军    发布时间:2021-10-18

浴池,人们洗浴的堂所,俗称澡堂。古人洗浴,皆在河流、坑塘等天然浴场或家庭洗浴。到了唐宋时期,开始有了对外营业的浴肆,有了搓澡服务。据《安阳市商业志》记载:安阳商业性澡堂,始于1835年(清道光14年),本地人王某,在鼓楼西北侧购地建房,开办澡堂,取名清华池。1906年,随着京汉铁路通车,安阳工商业发展,老城澡堂行业也随之扩大。

一、起源

对外开放的浴池记载,始于唐代。佛教有种教义,名唤沐浴更衣,要求僧徒早晨洗浴, 寓意为“去七病、得七福”。因此,僧侣们就有了浴室院,以证“身心无垢”。唐代僧人义净,在他《南海寄归内法传》一书中,提到过印度浴堂传至中土大唐后,李世民为方便取乐,命令宫内修建浴堂,并与武则天同池沐浴。

北宋的浴堂不再是权贵享受的特例,而是百姓居多。据悉,宋代的公共浴室以京师汴梁最具规模,全城浴堂40余家,京城的浴堂在当时称之为“浴肆”、“香水行”。

北宋大文豪苏轼曾写过一首《如梦令》“水垢何曾相受,细看两俱无有。寄语揩背人,尽日劳君挥肘。轻手,轻手。居士本来无垢。”这首词意在告诉搓背师傅:“爷们是个讲究人,经常洗澡,干净的很,您手轻一点”。通过这首词我们发现,这个搓背人肯定不是苏轼的仆人,不然也不需要苏轼来提醒他,很可能就是澡堂里提供的搓背人员。由此看来,北宋时期搓澡师这个职业就已经有了。

浴堂宋代开始广为普及,乃至元、明、清,皆有不同形式的公共浴堂。例如《元史·世祖本纪》记载的:“元二十二年(1285年)秋七月,忽必烈曾在京城,造温石浴室及更衣殿。”

浴池明代叫“混堂”,后称“浴室”“澡堂”。清代浴池门口悬挂灯笼,两边有“金鸡走唱汤先热,红日东升客满堂”的对联。民国时期,有的澡堂为了客人洗澡安全,还在门口张贴“身有贵恙休来洗、酒醉年高莫入堂 ”的楹联,提醒有皮肤病的客人、喝醉酒的人和年岁大的人不要进澡堂洗澡。

1f178a82b9014a90a828371bcb0a391bb21bee8c.jpeg

早间,澡堂只招待男人,设备简陋,只在房间内设一水池,水池边放长条板凳,如果洗澡人多,则临时准备衣筐,筐口系有竹牌,标明号码,客人将衣服脱下,连同鞋帽放入箱内或筐内,即入池洗澡。

后来,讲究的澡堂设有包间、雅座,里面有浴缸、喷淋设备和单人床。最高档的是头等官堂,是为那些大官、富商们服务的,澡盆、卫生、服务都是一流的,有钱人不仅在这里洗澡,还在这里睡觉、吃点心、喝茶、打麻将。次一等的是普通官堂,每位三角至一元。

比官堂次之的就是盆塘,盆塘是单间雅座,客人多是小职员、教师一类的公务员,妇女们也经常带着孩子来洗盆塘。单间内设两个搪瓷浴盆,外设躺椅、茶具,设施也很是齐全。级别最低的澡堂叫做散座,也叫池塘,光顾于此的多是卖大力的劳动者。这些人到澡堂来,有的就是为了干净。  

新建立后,除了大机关、大工厂有内部浴池以外,一般商店、工厂根据工作性质每人每月发二至四张澡票,作为一种福利,凭票到营业性浴池去洗澡,澡堂也增多了。每到周末或节假日,尤其年终岁末,街面上的澡堂子就人满为患,常常是排一两个小时的队才能洗上澡。再后来,随着社会的发展,新建的楼房有了卫生间,居民们在家安装了淋浴、浴池等设施,在家里就能洗上热水澡了。

二、安阳老城老浴池  

据《安阳市商业志》和《饮食服务志》等资料记载:安阳商业性浴池,始于1835年(清道光14年),本地人王某,在鼓楼西北侧购地建房,开办澡堂,取名“清华池”。

1900年,安阳人石步清在北关开一家澡堂,后因官司所累,澡堂倒闭。

1906年,随着京汉铁路通车,安阳工商业发展,老城澡堂行业也随之扩大。   1910年,焦长贵在北大街开办“天香泉”浴池,王昭增在北门外开办“益香泉”浴池。  

1917年郝丙午、周兴元在南大街开办“合香泉”浴池,贾七在在解放剧场西侧开办“大新池”浴池。  

1920年,马凤山在西华门开办“瑞兴池”,竇五子在鼓楼东城隍庙西侧开办“斌陞池”。  

1921年,许永德在中山街开了“玉香泉”浴池。   1923年,朱老二在车站戏院街口开办“兰香泉”,张国录、许占魁在西大街开办“别有天”浴池。   1932年,王润生在竹竿巷开办“颐园”浴池。到1932年,老城已有11家澡堂。城内8家,城外3家。  

1937年,因日寇占领安阳,社会动乱,澡堂全部歇业。日寇威逼各商号复业,各家澡堂也纷纷召回店员开业,“清华池”老板外逃,试图延迟复业,当局不允许,强迫店员开门营业。车站“兰香泉”迁至南厂街北口,西大街“别有天”澡堂更名为“天和园”。  

1945年,抗战胜利,西大街“天和园”浴池更名新华池。  

1947年三、四月间,刘邓大军围困安阳时,国民党四十军为开阔视野,便于防守,将北门外"益香泉"拆除。由于交通受阻,浴池燃料断绝,城内浴池几乎全部停业,唯鼓楼东街"斌陞池"稍有存煤能照常营业开门。后刘邓大军受命南下,四乡顽匪湧入城内,城内兵丁云集,这时期除"德华池""斌陞池"等少数浴池尚能维持,南大街"合香泉"、竹竿巷"颐园"因入不敷出而停业。  

194956日安阳解放,老城商业性澡堂只有7家。这些澡堂都是私人经营,规模很小,而且是季节性经营,其中“瑞兴池”“兰香泉”“大新池”处于半停业状态。  

1950年,人民政府加强对私营澡堂的管理,保障澡堂工人的基本权利,委托店员工会安阳市第五联合会主持全市澡堂业的具体工作。从而结束了私营老板随便关闭企业,和任意解雇工人的局面。这期间,久已停业的西大街“新华池”被市建筑业出资购买,更名为“建筑职工浴池”。  

1953年,几家浴池的老板因生意不好,试图关闭,遭到工人坚决反对,党和政府当机立断,于1231日将德华池作价接收,交给工人管理更名为“安阳地市干部职工浴池”,由市商业局专业科直接领导。同时,同意“裕华池”(前身瑞兴池)停业,工人安排于其他单位。

1956年元月24日,全市开始公私合营,“兰香泉”被北郊收购,易名“跃进浴池”。“大新池”被机床厂收购,易名“机床厂职工浴池”。“天香泉”、“清华池”、“斌陞池”归市供销合作社领导。“安阳地市干部职工浴池”易名“国营浴池”,移交服务公司管辖。  

1958年国庆节,北关新建“安阳浴池”开业,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洗澡的需求。

1964年,成立浴池中心店,下辖国营浴池、安阳浴池、清华池三家浴池。

1966年关闭"斌陞池”,改做家属院。

1968年关闭“天香泉”,其原址改为食堂“妙真饭庄”。同年,“清华池”易名“人民浴池”。此时,安阳浴池业仅剩下“安阳浴池”、“国营浴池”、“人民浴池”三家浴池。

1974年“人民浴池“改营旅社,易名”人民旅社“。到此时,安阳浴池业仅剩两家。座位三百五十个,盆塘十八个,职工一百三十人。

1981年,安阳浴池和国营浴池开展夜店服务,增设冷饮门市部和余汽蒸馍业务,这种“以主带副、以副养主”的经营方式,使其成为全省第一家不赔钱的浴池。为此,河南省饮食服务公司在安阳召开“全省浴池现场会”。

1984年后,改革开放,撤销了浴池中心店。安阳老澡堂成为国营性质、集体经营、照章纳税、自负盈亏的企业。国营、集体、个人浴池纷纷对外开放,服务项目齐全,服务质量提高齐全,满足了安阳市民的洗浴需求。

三、老城老澡堂的设施设备

(一)座位

安阳老城早期浴池业条件很差,皆是便座,顺墙垒砌土炕或依次摆放大凳,炕头凳首装置小箱,供客人放衣服,店员也因此被称为”箱官"。这时的浴池是没有拖鞋的,在通往浴池的路中间铺放木板,客人均赤脚沿板而行。故有“赤脚沿板走,脱鞋照箱口”之说。

1921年以后,安阳浴池业普遍增设了雅座。就是在一张六尺长、三尺宽的罗汉床(做工考究的老式木床)上铺褥罩单,中间放一张小方桌,摆上茶具,小桌两旁靠墙处,各放一个大圆枕。店堂内拆去路中间木板,改用木板拖鞋。

1923年,“玉香泉”浴池老板去北京,发现北京的浴池除洗澡外,还有理发、搓背、修脚等服务项目,生意很好。不久,北京修脚师傅丁师傅受聘来安阳,从此,安阳的澡堂增加了上、下活。上活为“理发”刮脸、搓背,下活为修脚、捏脚、刮脚。

1937年以后,“颐园”、“德华池”、“兰香泉”、“新华池”等开设了包间。包间大小不等,有两三张床的,也有五张、七、八张床的。床上设备较雅座多了毛巾和大衣,供客人晾澡休息,算是比较高级的消费了。

解放初期,安阳老城的澡堂座位形式,基本保持原状。1957年之后,澡堂的包间不再为洗大池的顾客服务,演变成盆塘和淋浴间。座位与大池相同,新座位长四尺半,宽二尺半,每两张床由木板分隔为一个单元。两床之间的靠墙处放一个茶几,上置茶具。茶几下放一个痰盂。床头或床下有存衣柜,可以上锁。床上分别有棉褥、枕头、床单、两条棉浴巾,冬季有暖气、夏天有凉席、蒲扇,1985年又增添了电扇。

(二)地池

民国时期,老澡堂的浴池热水靠地池供应。地池也叫炕池,由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组成。上部分是盛水池,下边是地火炉,盛水池底部镶一口铁锅,炉火点燃之后,其热量通过铁锅波及全池,池水通常是满的,温度很高,用水时,把地池侧面的出水口打开,热水便流入浴池。

解放后,洗澡的顾客越来越多,地火炉火力不足,不能满足工作需要。1958年,浴池将地火炉改为两个炉门,盛水池通过两口大铁锅同时传热,但效果仍不理想。1959年,国营浴池首先安装了锅炉,实现了烧水蒸汽化。1963年,安阳各个浴池相继安装了锅炉,1966年冬季,浴池开始使用暖气。

(三)浴池

洗澡的浴池里有大池、盆塘、淋浴三种服务设施。大池历史悠长,适应大众化需求。它由几个面积不等的洗澡池组成,池帮下部连通,供上水、放水、传热之用。大池水深,温度持久,加上各池内水温不同,适应喜欢泡大水或洗小水之浴客均能解劳消疲、舒肌止燥。从1835年浴池业兴起到1956年,大池服务只有男部。1956年,国营浴池首先增设了女部,女部大池在安阳浴池业很快发展起来。

盆塘,也叫盆池,里面设置了单独的浴池、躺椅和茶具,干净舒适,文明雅致。因一人一池,浴客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自行调节水温,比大池方便舒服。盆塘在安阳老澡堂使用,始于日伪时期。当时全城仅有七个,到1949年只剩下四个。仅仅服务于少数富人阔客。解放后,盆塘发展到20个,就浴的人日渐增多,其中妇女儿童比重较大。

淋浴最大的优点就是卫生,预防疾病传染,对青年妇女尤其适宜。1980年才正式成为安阳各个浴池的经营项目,淋浴的出现,受到广大青年男女浴客的欢迎。

四、上活与下活

安阳老城初期浴池,除了“水里捞财”,并无其它收入。1923(民国十二年)",玉香泉"店主在北京发现浴池除了洗澡外,还有理发、搓背、修脚等项目,生意很好,为之心动,遂聘请北京修脚师傅丁xx来安。此后,安阳浴池业都增加了上、下活。上活为理发刮脸,下活是搓澡、修脚。今天主要介绍一下搓澡、修脚、捏脚、刮脚这些“下活”。

搓澡分为南北两派,南派鼎盛于明清之扬州。搓澡的技艺循五行,顺经络,舒筋骨,具有外洁体垢,内舒精血,释解疲劳,颐养肌颜的功效。相传乾隆帝微服走访江南,驾浴扬州,得享搓技,题十八字“扬州搓背,天下一绝,修脚之功乃肉上雕花也。”

北派,以河北定兴为代表。安阳浴池的搓澡技术,属于北派。北派搓澡也有讲究,讲究全身上下搓108把。具体程序规定为:搓肩头横搓左6把,右6把,脖子两边搓8把,两肩平搓各12把,后背上下搓,左中右各搓6把,两胯上下各搓6把,前胸两侧各搓6把,大腿内外各搓6把,两膝以下各搓5把。做到“手要稳,把要平,前胸后背力要重,脖颈乳房手要轻,顺搓多用力,横搓少用力,附高就低,不缓不急”。

修脚全国分为河北、江苏、山东几大流派。安阳老城澡堂的修脚师傅是从北京聘来的,属河北派。河北派特点是修脚技术巧妙,活茬细致,擅长于修治各种脚病。修脚具体服务为:修理趾甲、胼胝(脚垫、老茧、脚茧、膙子)鸡眼、嵌甲、脚气、跖疣等,已扩展至各种脚病的治疗及捏脚、括脚、搓脚、浴脚等脚部按摩,达到舒筋活血、解除疲劳的作用。  

1960年,为加强服务意识,提高服务质量,安阳浴池中心店要求浴池女服务员学习修脚搓背,在女浴池开始搓背业务。  

同年,中心店成立了老工人技术研究委员会,制定了不少切实可行的服务规程,如浴池服务“三大作业过程18环节操作法”;搓背员“平、匀、稳、轻、重”五字重点和搓澡一百单八把操作法;并且首先倡导在行业广泛开展“人人为我,我为人人”的服务竞赛活动。  

解放后,浴池业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,澡堂职工的政治地位有了根本的转变。修脚老师的地位得到了很大提高,解放七十年来,安阳浴池业先后涌现了全国优秀服务员、省特级修脚师宋鸿,河南省人大代表、省特级修脚师古秀萍,安阳市人大代表、著名修脚师肖金海,安阳市政协委员、著名修脚师刘淑琴等优秀人物。

五、国营浴池  

为了更深入了解安阳老城的浴池业,我和老伴去原在国营浴池工作的古秀萍老师家采访,见到了古秀萍和她的堂弟古启老师。说起老城的国营浴池,古家姐弟十分激动,他家父一辈,子一辈,两代人在这里工作过,亲眼目睹了它的兴旺与没落,有着旁人无法理解的深厚感情。  

国营浴池,位于老城中山街中段路西。1985年有营业面积748平方米,床位180张,职工干部44人。设备先进、服务良好,技术力量雄厚,除专营浴池业务外,还兼营旅店、蒸馍、出售蒸馏水等业务,效益特别好。  

国营浴池始建于1921年,初名玉香泉。刚开张时有店员10人,座位50个,用的是三尺宽、六尺长的罗汉床,上有褥单、圆枕,放有茶桌茶具,这样的设备在当时是比较先进的,比别家浴池的土炕、光板大凳强多了,所以生意特别好。

1923年,从北京聘来修脚师傅,开展了修脚、搓背业务项目,生意更好了。1929年,更名为德华池,增设了包间和盆塘,增添了大毛巾、棉大衣,安装了公用电话,生意更见兴隆。建国初期,因生意不好,试图关门停业,遭到工人强烈反对,人民政府当机立断,于19531231日将德华池作价接受,改名为“安阳地、市干部职工浴池”,1956年更名为“国营浴池”,几经扩建,规模越来越大。

32fa828ba61ea8d3dd72716cf5773047241f588f.jpeg

古秀萍的父亲古焕章, 12岁就到北京清华池浴池当学徒。1940年来到安阳德华池上班,当下活修脚师。1949年安阳解放后,古焕章积极向上,加入共产党。1964年担任浴池中心店党支部组织委员,1978年担任浴池中心店党支部书记,兼任国营浴池经理。  

国营浴池把服务质量和服务项目当做企业的信誉和生命去抓,形成了自己的服务特色和传统。1960年,成立了老工人技术研究委员会,定期开展活动,切磋技艺,研究服务项目,制定了不少切实可行的服务规程,如浴池的“三大作业过程18环节操作法”;搓背员“平、匀、稳、轻、重”五字重点和一百单八把操作法;制定了卫生管理制度,消毒制度。并且首先倡导在行业广泛开展“人人为我,我为人人”的服务竞赛活动;上个世纪六、七十年代, 因为服务质量优,卫生条件好,国营浴池多次被评为省、市服务和卫生先进单位,古焕章多次到河南各市作经验介绍报告。

作为一个党员干部,古焕章严格要求自己,严格要求子女。国营浴池开展女部营业后,看到女青年职工不愿学习搓澡、修脚。他让自己的女儿古秀萍来浴池学习修脚。

242dd42a2834349bb1ac1b6bab9715c737d3be38.jpeg

古秀萍1978年参加工作,在北关浴池冰糕厂上班,在父亲一再教育动员下,才上班不久的她,听父亲的安排,调到国营浴池学习修脚。她热爱工作,虚心学习,拜全国优秀服务员、特级修脚师宋鸿为师,刻苦钻研修脚技艺,技术提高的很快,受到了浴池领导和职工的好评。她向雷锋同志学习,热情的为顾客服务,得到了顾客的欢迎。她到干休所为离休老红军、老干部服务,下乡为贫下中农服务,上门为军烈属和孤寡老人服务,受到社会各界一片赞扬,1986年,古秀萍被评为安阳市劳动模范。

1986年,安阳市饮食服务公司派古秀萍、田金凤、刘淑琴3人参加河南省职业技术职称评定考试,修脚师考试,全省72人参加考试,古秀萍考试成绩第一名,获河南省三级修脚师证书。1989年,她被选为省人大代表,参加了河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,1992年再次参加河南省特级修脚师技术职称考试,成为安阳市国营浴池第一个省级特级女修脚师。

1993年,第二次被选为省人大代表,参加了河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。

说起国营浴池的那些人和事,古家姐弟有说不完的话。古秀萍说宋鸿老师的父亲宋振海,是安阳浴池业做下活有名的老师傅,他善良、本分、敬业、品德高尚,从不排斥外地人,他诲人不倦,在德华池干了一辈子,教了不少徒弟,安阳著名的修脚师肖金海、王珍,都是他的徒弟。

时代在发展,社会在进步,如今富有时代印记的老城那些老澡堂,都消失在了时光里。现代浴池澡堂充满安阳市城乡繁华之地,可是,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的老城人,仍然怀念那充满温馨的老澡堂,怀念那些技术精湛,态度随和、热心为人民服务的老一代搓背人和修脚师。他们好似一壶老酒,越久越醇香,也越经得起回味。

地址: 大连市甘井子区和硕园 38-3 号 ( 钻石湾滨海公园对面 )

电话:4001529100

Copyright © www.pengpengxiujiao.com

辽ICP备19006051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