# # #
当前位置
主页 > 新闻动态 > 足界新闻
《脚气治法总要》: 现存最早的脚气病专书
作者:纪伟    发布时间:2021-03-08

b3119313b07eca80cd38bbe6992397dda14483f6.png

祖国医学对脚气病的认识是很早的,早在《内经》中已有涉猎。隋朝巢元方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十三最早而又比较全面地专篇对脚气病进行了论述。稍后唐孙思邈也在《千金要方》中详细论述了脚气病,明确指出脚气病主要是由于缺乏营养所致。其后不少医家也对脚气病进行了研究和探讨,到北宋时著名医家董汲撰写了《脚气病治法总要》(2卷)专著,论治脚气病,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脚气病专书。

董汲,字及之,东平(今属山东)人,是著名儿科专家钱乙的同乡晚辈,幼年学儒,进士落第后急于养亲,加上自幼体弱多病,放弃功名而从事医学。他广泛读《素问》、《灵枢》及各种方书、本草著作,治疗多获奇效。董汲医术高明尤重医德,“凡人之疾苦,如己有之”。往来于病者之家,虽严寒酷暑亦不辞辛劳,遇有贫困患者还常出钱资助周济。作者对内、儿诸科均有研究,尤擅治小儿痘疹等疾患,著有《小儿斑疹备急方》、《旅舍备要方》等。

《脚气治法总要》撰成于北宋元祐八年(公元1093年),原书一卷,《宋史·艺文志》有著录,后散佚,《四库全书》从《永乐大典》辑出,分为上、下二卷。上卷首先阐述脚气病研究历史,探究病因、病机、病状,论说证治原则。脚气之疾在黄帝时名为厥疾,两汉之间名为缓风,南北朝时称作脚弱,唐代始称脚气。此病皆由风毒湿气而致,但具体情况又各不相同,治疗方式也应有别。接着分为十二篇论,详论上述内容。下卷列疗方46首,区分情况,内服外用,十分赅备。此书是一部论述周密、内容丰富的脚气病学专著,也是我国医籍中得以保存的此类著作中最早一部。有《四库全书》本,振绮堂抄本,1958年商务印书馆铅印《董汲医学论著三种》(包括本书)本。

其中,《四库提要》里这样记载:

《脚气治法总要》(二卷,永乐大典本)为宋董汲撰。汲字及之,东平人。始末未详,钱乙尝序其癍疹论,则其著书在元丰、元祐之间。是书《书录解题》作一卷,《宋史·艺文志》亦同。久无传本,今从《永乐大典》所载排纂成帙。以篇页稍繁,分为二卷。上卷论十二篇,大旨谓脚气必由於风湿,风湿兼有冷热,皆原本肾虚。阴阳虚实,病之别也;春夏秋冬,治之异也;高燥卑湿,地之辨也;老壮男女,人之殊也。说赅备矣。下卷方四十六,独活汤、木香散、传信方、防风粥、桑枝煎专治风,天麻丸、茴香丸、乌蛇丸、趁痛丸专治湿,薏苡仁汤、海桐皮散、木瓜丸治风湿相兼,独活、寄生汤、石楠丸、牛滕丸治风湿挟虚,金牙酒治风湿瘴疠,八味丸、肾沥汤、地黄粥治虚,神功丸、麻仁丸、三脘散、大黄汤治实。属阴者兼冷,木香饮子治其偏於阴也。属阳者兼热,红雪治其偏於阳也。绛宫丸、白皮小豆散、木通散治其属於阴阳而兼淋闭者也。松节散、食前丸、食后丸,橘皮丸治寻常法也。三仁丸、润肠丸、五柔丸治老人血枯法也。天门冬大煎,则为总治法。淋煠蒸熨五方,则为外治法。而以针灸法为始。原序方有一十九门,大约不出於此,即阙佚亦廑矣。考脚气即《素问》所谓厥疾,至唐始有此名,治法亦渐以详备。然李暄及苏敬、徐玉、唐侍中诸家之书,今多不传,独汲此帙尚存,颇为周密醇正。观其自述,称尝患此疾至剧,因深思其源,遂得秘要。殆所谓三折肱而为良医者欤?今特录而存之,以备专门之一种焉。

地址: 大连市甘井子区和硕园 38-3 号 ( 钻石湾滨海公园对面 )

电话:4001529100

Copyright © www.pengpengxiujiao.com

辽ICP备19006051号-2